注意!
您正在以舊網站格式來檢視消息項。在一些瀏覽器版本中可能會有顯示上的問題。

關閉

世界戰車發展簡史 #7

歷史專題
其它語言: en

  德軍最初是將「三號戰車」去掉砲塔、直接在底盤上加裝 75 公釐砲並增厚裝甲,稱為「突擊砲」,用來支援步兵攻堅或是加強反戰車能力,屬於砲兵兵器。實戰後發現相當成功,沒有砲塔讓生產簡化、成本降低,低矮的車身也易於掩蔽。雖然沒有 360 度可以迴旋的砲塔,但在守勢戰鬥時仍然具有相當的威力,「三號突擊砲」生產了一萬輛以上。

<二戰時期和目前在博物館中展示的三號突擊砲,可以看到砲盾外型不同>

  後來德國戰車生產不足,就將更大型的「四號戰車」、「五號戰車」的底盤也用來改造成這樣的無砲塔戰車,當成戰車的代用品並發配給裝甲兵使用。但是為了顧及裝甲兵的士氣,不要形成「降格」使用砲兵武器的感覺,就取名為「驅逐戰車」(Tank Destroyer),但實際上結構概念與「突擊砲」並無二致。德國最終甚至推出用「虎王戰車」底盤改裝的「獵虎驅逐戰車」,裝配一門 128 公釐主砲,裝甲最厚處達到 250 公釐,威力雖然很強但是機動性不佳。

<左:四號驅逐戰車測試車;右:獵豹驅逐戰車>

<左:灰熊式突擊砲;右:突擊虎式突擊砲>


<獵虎驅逐戰車>

  另外德軍還用「一號戰車」、「二號戰車」、「38(t)」以及俘獲的外國戰車,把砲塔去掉,改裝開放式的戰鬥室,裝上一門反戰車砲,稱為「戰車驅逐車」(Tank Hunter),分發給反戰車砲兵單位。其中最有威力的算是「四號戰車」改裝的「犀牛」(Nashorn),裝有一門和「虎王戰車」相同的長砲身 88 公釐砲。

<左:追獵者式(Hetzer)驅逐戰車;右:犀牛式戰車驅逐車>

  蘇軍也先後開發出「SU-76」、「SU-85」、「SU-100」、「SU-122」、「SU-152」等突擊砲(數字就是主砲口徑),作為支援步兵或反戰車任務。突擊砲在城市巷戰中也很有用,可以讓砲兵推進到最前線直接瞄準目標射擊,準確度比傳統砲兵只能遠遠的間接砲擊要準的多。

<左:SU-100;右:SU-152>

  美軍的「驅逐戰車」則是在完全不同的概念下誕生的。美軍上了戰場後發現「M4」戰車對抗德軍新式的「豹式」及「虎式」戰車非常吃力,例如「M4」對「豹式戰車」的擊毀交換比可能達到五比一(損失五輛 M4 才能擊毀一輛豹式)。於是緊急用「M4」的底盤換裝更強力的火砲,開發出「M10」驅逐戰車。「M10」裝有一門長砲身的76公釐砲,但是美軍的觀念堅持「驅逐戰車」也要有 360 可以迴旋的砲塔,僅是砲塔上方採開放式的結構,沒有頂蓋,裝甲比戰車略薄一些。 

  二戰時,美軍的高層仍然認為戰車是支援步兵的武器,僅有如巴頓將軍(Gen. Patton)等少數將領瞭解如何運用戰車。美軍一般戰鬥時仍然由「M4」打前鋒,遇到前方有德軍重戰車時,就交給「驅逐戰車」來對付。美軍通常都是用埋伏或是迂迴戰術,避開德軍戰車的正面裝甲。因為「驅逐戰車」的效果不錯,很快又開發出「M18」(76 公釐砲)及「M36」(90 公釐砲)驅逐戰車。這三型驅逐戰車在戰後都有交付國軍使用。

<左:M10;中:M18;右:M36>


<Kanonenjagdpanzer 驅逐戰車是極少數在二次大戰結束後才開發出來的驅逐戰車>

待續...

(文/圖:貓大爺、于大帥)


延伸閱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