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
您正在以舊網站格式來檢視消息項。在一些瀏覽器版本中可能會有顯示上的問題。

關閉

世界戰車發展簡史 #3

歷史專題
其它語言: en vi th ja

二次大戰初期的閃擊戰

 希特勒在1938年兵不血刃併吞了捷克,這不但是政治上的大勝利,也對德國裝甲兵擴編有很大的幫助。原因是捷克有優秀的「司科達」(Skoda)兵工廠,生產的「35(t)」和「38(t)」戰車性能還不錯。「38(t)」大致相當於三號戰車,這大大補強了德國戰車生產不及的問題。

<捷克 Skoda38t 戰車>
















<德國 Munster 戰車博物館內的 Skoda38t 戰車>

 <波蘭閃擊戰中的三號戰車早期型>

<捷克 Skoda35t 戰車>

 

德國在1939年進攻波蘭,是「閃擊戰」第一次實際運用。波蘭陸軍雖然動員了大約一百萬人,但是空軍力量微弱,更缺乏戰車,一交戰就立刻被擊潰,一個月後就完全失敗了。

德國進攻波蘭讓英、法等國對德國宣戰。德軍對波蘭的閃電勝利連自己都感到意外,接下來面對法國時,許多德軍將領都覺得會是一場硬仗。畢竟法國擁有號稱歐洲第一強的陸軍,又有英國海外派遣軍協防,實力和波蘭不可同日而語。

法國陸軍當時擁有277萬兵力,還有堅強的「馬其諾防線」。主力戰車是「S-35」中戰車以及「B1」重戰車,帳面性能並不比德軍遜色。

德軍原本的作戰計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相差無幾,都是將主力從荷蘭與比利時這裡突破,法軍和英軍的應戰計劃也是針對這種想定擬出。但一架攜帶作戰計劃的德軍飛機意外迫降在比利時,迫使德軍必需更改計劃。

這時一位天才將軍曼斯坦(Gen. Manstein)醞釀已久的新作戰計劃終於有機會讓希特勒看到,他的構想是在比利時和荷蘭方面誘敵,主力的裝甲部隊改由盧森堡一帶的阿登森林突破,當地法軍的防禦鬆散,然後從後方迂迴直達英吉利海峽包圍北面英法聯軍的主力,這個作戰計劃後世稱為「曼斯坦計劃」。

 

  

<上:法國 B1 重型戰車>

<右:德國戰略家曼斯坦元帥>

 

德軍於1940510日依照「曼斯坦計劃」開始進攻,古德林將軍指揮的裝甲部隊突破色當,完全出乎英法聯軍的意料之外德軍長驅直入,520日就到達英吉利海峽切斷了北面的英法聯軍與南面法軍的聯繫,但5月底到6月初英法聯軍成功的從敦克爾克撤退了 33 萬人至英國本土,雖然遺棄了百多輛戰車,但保存了重要的人力。

巴黎在614日被德軍佔領法國於617日發表停戰宣言。堂堂法國居然一個多月就潰敗,以戰車為主力的「閃擊戰」大獲全勝,從此戰車成為陸戰的王者,裝甲部隊成為戰場決勝的關鍵。

 

北非熱砂死鬥

德軍此時的戰車性能其實並不比英法軍優秀,靠的是戰術以及通訊。開戰後的經驗讓各國立刻加強提升戰車性能,如德軍的「三號戰車」就將主砲加大到50公釐,並且加強了裝甲。「四號戰車」也換裝了長砲身、穿甲力較強的75公釐砲

德國接下來進攻巴爾幹半島,驅逐英國在希臘的勢力。但就在德軍縱橫歐陸時有了意外的發展:在北非擁有殖民地的義大利朝向英國控制的埃及進軍,結果被英軍大破,整個北非殖民地可能不保,狼狽的義大利只好向德國求救。

當時希特勒一心想進攻蘇聯,不太希望分散實力,但是義大利的獨裁者墨索里尼是他堅定的盟友,不得不救,於是派出小部份德軍前往非洲作戰,由在法國戰役中表現傑出的隆美爾將軍(Gen. Rommel)擔任指揮官。

 

<上:隆美爾在 Sd.Kfz250 半履帶指揮車上指揮非洲軍團>

<左:沙漠之狐隆美爾帶著他的招牌防風沙眼鏡>

 

隆美爾於19422月到達非洲,他立刻發動反擊並數度擊敗英軍。英軍的戰車數量雖然比德軍多,但不是機動性差就是火力弱,更重要的是戰術缺乏彈性。隆美爾並且運用在法國戰役中得到的經驗,把88公釐高射砲拿來平射,可以在 1500 公尺以上輕易擊破英軍戰車,有效彌補了戰車不足的問題,也讓他贏得了「沙漠之狐」的美譽。

<非洲軍團的 88 砲>

 <非洲軍團牽引中的 88 砲>

 

隆美爾的「非洲軍團」在6月攻下土布魯克城並且朝埃及前進,但在10月的艾爾‧阿拉敏戰役中失利。此時英軍獲得大量美國生產的「M-3」及「M-4」戰車,無論在質量上都具有壓倒性的優勢。

M-4 薛曼戰車」(Sherman)是美軍在二次大戰的主力中戰車,「M-4」的性能平均,容易生產維護、速度可達 48 公里/小時,但是很耗油、被擊中也容易起火。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進行大量生產的國家,工業潛能巨大,可以源源不絕的提供盟軍戰車及各項軍備。光在19421943年間就生產了千多輛「M-4」戰車。

 

 <美軍 M3 李戰車>

 <德國 Munster 戰車博物館內的 M-4 薛曼戰車

 

英軍的反攻,配合1942年底美軍登陸北非,19435月終於把軸心軍趕出了非洲。

 

(文:貓大爺;圖:貓大爺、于大帥)

(待續...)


延伸閱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