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戰場的洗禮,各國都從實戰經驗中得到教訓,進而改良他們的戰車,在大戰末期可說精銳盡出。
蘇聯針對德軍的「豹式戰車」和「虎式戰車」也做出了回應,首先是將「T-34」換裝更強力的85公釐砲,稱為「T-34-85」。因為砲塔加大、砲彈加重,將車長與砲手職務分開,乘組員變成5人。「T-34-85」在火力、裝甲防護力以及機動力等戰車三大要件上都有很突出的表現,同時也易於大量生產,戰後仍持續服役於許多共產國家,直到 90 年代南斯拉夫內戰都還有使用,並且也是二戰電影中經常出現的戰車。
<T-34-85 中型戰車>
另外蘇聯也開發了「IS」系列重戰車。「IS」是蘇聯獨裁者史達林名字的俄文縮寫,可見蘇聯對它的重視。比較成熟的是「IS-2」重戰車,主砲口徑達到 122 公釐,重量也達到 46 噸,但是主砲射擊速度慢、裝甲設計不佳、機動性差,實用性不像外觀那麼顯眼,但仍是德軍戰車難纏的對手。
<IS-2 重型戰車>
1944年中,德軍推出巨大的「虎王戰車」(King Tiger 或 Tiger-II),雖然完全是嶄新的設計,但仍然延用虎式的威名,此戰車裝配高達 71 倍徑的強力 88 公釐砲(砲管長 6.24 公尺),可以在 2000 公尺擊毀盟軍戰車,但是 70 噸重的車身實在太巨大了,缺乏良好的機動性(現代美軍的 M-1 戰車大約 66 噸左右),而且只生產了不到 500 輛。
<虎王重型戰車>
<二次大戰時的虎王重型戰車>
因應德軍新戰車出現,英美在震憾之餘也開始研發新戰車。英軍應急的方式是將「M-4」換裝強力的17磅砲(76 公釐砲),稱為「螢火蟲戰車」(Firefly),實戰效果相當不錯,火力不遜於德軍戰車,成為英軍裝甲部隊中不可或缺的角色。美軍則是以「驅逐戰車」應急。
為了能和「虎式戰車」這種大傢伙對抗,美軍推出了裝配 90 公釐砲的「M-26 潘興戰車」(Pershing),性能足以和德軍及蘇軍新戰車一較高下。英軍也終於痛定思痛,推出了裝有 77 公釐砲的「慧星戰車」(Comet,A34),但很快大戰就結束了。
<M-26 潘興戰車>
<慧星戰車>
在太平洋戰區,戰場多半是島嶼登陸戰或是東南亞叢林,不像歐洲有大平原當成戰車的舞台,但是戰車仍然是重要的移動碉堡。美軍的「M-3」、「M-5」輕戰車在叢林中仍然發揮了一定的戰力,比起日軍主力的「九五式」輕戰車和「九七式」中戰車都佔了上風,「M-4」戰車更是完全壓過日軍戰車。美軍也將部份戰車改裝成火燄噴射車,用火燄噴射器取代主砲,用來對付岩石碉堡裡頑抗的日軍,效用不錯。
國軍精銳的駐印軍有裝配美軍提供的「M-3」、「M-5」輕戰車及「M-4」中戰車,用在緬甸作戰,但是大戰結束後,戰車都被美軍扣留沒能運回國,勘亂戰役中美軍只願提供「M-5」,直到國軍撤到台灣之後才再度獲得「M-4」。
<M3 輕型戰車、M5 輕型戰車、M4 中型戰車、M4A3E8 中型戰車(左上角起順時針方向)>
待續...
(文/圖:貓大爺、于大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