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前,德國和蘇聯簽有互不侵犯協定,並且有軍事合作交流,1939年甚至聯手瓜分了波蘭。但1941年6月22日,秘密集結在德俄邊境上的三百萬德軍突然向蘇聯發動全面攻擊。
雖然德軍的攻勢勢如破竹,但是德軍很快就發現了一個大麻煩,蘇軍的 T-34 中型戰車以及 KV-1 重型戰車比他們想像的更強大。
<左:KV-1 重型戰車 / 右:測試中的 T-34 中型戰車>
蘇聯是鋼鐵大國,對戰車設計不遺餘力,從輕戰車、中型戰車到重型戰車都有。蘇軍有一系列的 BT 高速輕戰車, T-26 輕型戰車也曾出售過中國,成為抗戰初期國軍裝甲部隊的主力戰車。蘇聯還曾製造過多砲塔的 T-28 戰車,有一座主砲塔裝配一門 76 公釐砲,另外還有兩個副砲塔裝配 7.62 公釐機槍,裝甲最厚達 80 公釐並且全部都配備無線電。
俄國戰車的性能並不好,但1940年生產的 T-34 戰車卻有著革命性的進步。 T-34 應用了美國人克利斯蒂發明的新懸吊系統,全部採用大型路輪而沒有上部支輪,避震效果良好,越野性能甚佳。車體採用傾斜配置的裝甲板,有極佳的避彈性,鑄造的砲塔帶有弧度,也有避彈效果。 T-34 採用耐用的柴油引擎,路面速度可達 55 公里/小時,即使越野都可以達到 30 公里/小時。而且的 T-34 的高續航力和闊履帶更適合在蘇聯惡劣的地理環境上奔馳(雪地、泥濘、沼澤)。
<左:T-34 採用傾斜裝甲減低正面輪廓 / 右:德國軍備部長 Albert Speer 親自檢視俘獲的 T-34>
T-34 還有貫穿力不錯的76公釐主砲,德軍開戰時的戰車都不易在500公尺以上的距離擊穿 T-34 ,但 T-34 卻能在1000公尺的距離擊毀德軍 三號 和 四號戰車 。 T-34 無論是火力、機動力和防護力各方面都遠勝德國的三號戰車與四號戰車 ,也是當時全世界最佳的戰車。
T-34 的早期型因為配備 76 公釐主砲,為了和後來改良的85公釐主砲有所區隔,一般稱早期型為 T-34/76,而其中砲塔構造又有些許不同,可細分為1940年型、1942年型和1943年型等。因為容易大量生產,總共生產了 6 萬 2 千多輛 T-34/76 ,是二戰時期全世界產量最高的戰車。
<左:德軍使用俘獲的 T-34 / 右:蘇聯軍援中國人民解放軍的 T-34-85>
T-34/76 共有四名乘組員:車長兼砲手、裝填手、駕駛與無線電手兼機槍手。蘇軍有時甚至只用三個人(無機槍手)就上戰場。蘇軍面對德軍通常是用人海戰術,以數量勝過德軍的質量。因為多數戰車在上戰場之後不知道能存活幾天,所以俄國人並不在乎工藝的細緻度而著重大量生產,人命更是不值錢。如果有機會近距離觀察蘇聯戰車,不難發現蘇聯戰車的表面和細節比較粗糙。相對的,德國資源少,戰車很寶貴,加上德國冶金工藝原本就舉世聞名,戰車外觀就細緻許多。
<左:德國 Munster 戰車博物館內的 T-34 戰車 / 右:同館內的 T-34-85 戰車>
即使蘇軍有著 T-34 以及裝甲厚重的 KV-I 及 KV-2 重型戰車,但因為戰術拙劣、指揮不當而無法發揮整體戰力。但德軍當時的反戰車砲以 37 公釐砲和 50 公釐砲為主力,往往只能射擊側面或後部,或是靠平射的 88 公釐高射砲來擺平這些蘇聯猛獸。
德軍面對 T-34 戰車相當頭大,開發新戰車的需求急迫,德軍當局也曾考慮直接仿製 T-34 ,但基於自尊心及引擎技術上的困難,最後還是設計出了全新的五號戰車 ,命名為豹式 (Panther)。
<左:豹式戰車初期型的生產線 / 右:豹式戰車外型接近現代戰車>
豹式戰車 仿效 T-34 有著傾斜配置的裝甲板,因為當年德國的焊接技術很成熟,所以車體和砲塔仍然採用傳統的焊接方式。豹式戰車的 70 倍徑長砲身 75 公釐砲*,砲口初速比虎式戰車的 88 公釐砲還高。 豹式戰車 整體的外型簡潔洗鍊,具有現代戰車的風格。
<豹式戰車裝備的 7.5 cm KwK L/70 主砲>
豹式戰車 登場後,很快就成為德軍的主力戰車,一共生產了六千多輛。豹式戰車的火力強、速度夠快(大約 46 公里/小時)、傾斜配置的裝甲防護力不錯,普遍被認為是二次大戰中最優秀的戰車。不過因為虎式戰車有發生數次傳奇戰鬥被人津津樂道,知名度遠比豹式戰車高。
在1944年底德軍在突出部之役(或稱阿登戰役)發動西線最後大反攻時,曾有少量豹式戰車被偽裝有如美軍 M10 驅逐戰車的外觀並且塗上美軍的綠色塗裝,但實際上擾亂敵軍的效用並不大。
<左:德國 Munster 戰車博物館內的豹式戰車 / 右:豹式戰車車尾特寫>
*倍徑是指大砲的砲管長度除以砲口口徑,數值越大代表砲管越長。砲管長代表砲彈在砲管中的膛線旋轉的時間較長,發射時的砲口初速較快,彈道穩定並且射程更遠。
(文:貓大爺;圖:貓大爺、于大帥)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