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捷克斯洛伐克受到德國佔領長達 6 年之久,該國強大的軍工業也被迫為第三帝國服務、生產各式軍事裝備。當德國戰敗時,捷克的軍工業已經擁有豐富的知識與生產經驗,足以生產一流的武器與裝甲;除此之外,捷克也取得了大量的書面資資料,為日後的研發計畫提供靈感。
二戰後的十年可說是動盪不安;捷克致力於重新整備其國防武力,並且努力找回昔日身為尖端戰車研發國的地位。不過基於政治與經濟等理由,捷克大部分戰車計畫都未能進入原型車階段,更遑論量產了。然而,這些計劃大多深具技術創新等價值,因而值得好好考究: Škoda Т 40 中型戰車計畫就是其中一項。
1945年,捷克軍方頒布了Tank Všeobecného Použití (TVP)、 或 「通用戰車」的技術要求: 這輛中型戰車概略配備 65 公釐裝甲、88 公釐主砲,時速要達到每小時 50 公里、而且配備了同軸機槍、火焰噴射器等等額外武裝。
為了滿足這項要求, VTU(軍事技術學院) 花費龐大精力設計出一系列的戰車組件。著名史學家 Martin Dubánek 不小心將 Škoda 的戰車設計納入他的著名著作中,因而導致 Škoda 計畫與 VTU 計畫的歸屬有所混淆,所幸後來由另一個捷克史學家 Jiří Tintěra 成功平反。雖然 VTU 和 Škoda 的計畫有共通之處,兩者走的卻是截然不同的設計理念。
VTU 所提出的戰車計畫並不是一個技術解決方案,而只是概念性的特徵整理: 該車預計要配備葉片彈簧式懸吊系統、 6 個車輪、和 3 個輔助車輪(光是懸吊系統的設計圖就相當複雜,需要另闢專題討論)。引擎要用哪一款還是未定數。
至於 Škoda 的工程師們則是做足了相關計算,設計出一個詳細且可行的戰車雛形;VTU 和 Škoda 的外觀設計上有些許雷同,不過整體來說還是天差地遠。
VTU 的戰車預計裝備一個配備 V 型前鋼板的複雜砲塔,不過論先進度還是 Škoda Т 40 的砲塔更勝一籌: 該型砲塔與德國 Krupp 公司為德軍戰車所生產的砲塔有所相似,而且這應該不是巧合,畢竟二戰期間 Škoda 的軍工廠為 Tiger II 生產車身與砲塔。
為了達到軍方的要求, Škoda 選擇了 88 公釐砲。捷克版的主砲相似於裝在 Tiger 上的 KwK 36 L/56 砲,不過少了砲口制退器(德軍為了 Panther 所設計的窄型砲塔 Schmalturm 預計有要裝上此砲口制退器)。安裝火焰噴射器的計畫最終被移除,僅剩同軸機槍。
不同於 VTU, Škoda 的引擎可沒有難產:選定的引擎為 X-型空氣冷卻柴油引擎 Škoda 16ADH140 (700 匹馬力、 每分鐘 2,000 轉)。雖然該引擎的重量/推進比並不理想,不過還是能達到軍方設定的每小時 50 公里目標。 Škoda Т 40 配備的扭力式懸吊系統也比 VTU 的葉片彈簧式懸吊系統來得先進。
然而,Škoda Т 40 (和 TVP) 都面臨一個問題:裝甲薄弱,不過這可是非戰之罪。畢竟,軍方開的裝甲規格是根據蘇聯 T-34-85, 而它在 1945 年已經稱不上什麼裝甲良好的戰車。
以結論來說,Škoda 的設計創新十足,而且融入了各項有趣的設計特徵;他們不但沒有仿製德國、蘇聯戰車了事,而是將兩者的優點融會貫通,作出了一個平衡且突出的戰車設計,唯一的遺憾,就是這一切只存在於藍圖中。
快來禮品店選購這些送禮自用兩相宜的特價組合包吧!購買前請參閱禮品店指南以了解相關內容。
如果台灣的車長們想要購買禮品店特價組合包,但卻沒有信用卡,從現在起也可以透過 GASH+電子錢包來購買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