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
您正在以舊網站格式來檢視消息項。在一些瀏覽器版本中可能會有顯示上的問題。

關閉

鐵甲相撲:大日本帝國陸軍重戰車

歷史專題
其它語言: en vi th ja

20世紀初的日本和近代日本不可同日而語。1930年代,大日本帝國投身於各地的區域衝突中,成為遠東區裡不可忽視的勢力。大日本帝國軍事上的成功,部分要歸功於軍方高層對於軍事科技突破的重視。

大日本帝國可說是密切的關注裝甲車輛的開發。日本於1917年左右開始進口各式戰車,並於後來的一甲子內陸陸續續將它們投入各地的紛爭之中。這些進口的車輛大多是中型或是輕型的戰車,用來對付中國或是島嶼的駐軍等等欠缺重裝備的部隊。

不過,大日本帝國的戰車史還欠缺一個關鍵的一頁重型戰車。大日本帝國對於這類戰車的設計等等史料往往既矛盾又有限。雖說如此,我們還是湊足了足夠的資料來好好細說一番。

 

戰前的日本戰車

可以確認的是,大日本帝國工程師早在二戰開打前,就已經著手重型戰車的開發工作。第一台原型車早在1930年就開始設計,命名為 91 式、或 2591。大日本帝國工程師在第一次的重型戰車的開發計畫中,大量借助了他們在開發中型戰車 Chi-Ri 時所獲的的經驗。順帶一提,著名的大日本帝國裝甲車輛開發者 Tomio Hara,也曾經參與 91 式的開發計畫。

上圖:戰前,大日本帝國工程師研發出兩款重型戰車:91式以及95式。這兩款皆沒有進入量產階段,也沒有積極的投入戰鬥。.

91 式的重量只有 18 公噸。按照當時的西方以及蘇聯的規範,會被歸類為中型戰車,但是因為該車配備了 70 公厘砲,所以還是符合成為重型戰車的條件。受到1930年代英國多砲塔思維的影響,當時的大日本帝國工程師沿著 91 式的車身安裝了 個砲塔。

即便該車的初步評價不錯,91 式只生產了一台原型車,沒有進入量產階段。軍方高層要求更為現代化的車輛。

大日本帝國戰前第二個、也是最後一個的重型戰車設計,為1935年開始服役的 95 式。工程師在該車的設計階段就把重點放在新技術的運用以及火力的提升,特別是新安裝的 37 公厘砲,可在 300 公尺外擊穿厚 30 公厘的裝甲。37 公厘砲搭配適合擊毀碉堡/人員的低出速 70 公厘砲,讓95式成為蘇聯 BT-7T-26 等輕裝甲戰車的強大威脅。

上圖:95式重型戰車

91式相比,新式的 95 式重量最多差了將近 27 公噸。按當時的西方以及蘇聯規範,95 式依舊會被歸類為中型戰車,但是大日本帝國軍方可不這麼認為,畢竟 95 式在當時的遠東區不論在裝甲與火力上都無人可敵。不過,軍方高層對95式提出了一個相當矛盾的指摘:雖然軍方對95式的戰鬥能力感到滿意,但是卻嫌它的速度過慢,因此最終決議:95 式交由 Osaka Army Arsenal 製作,只生產少量的實驗機型。詳細產出的數量不明,不過按照日本的史料總數不超過 10 台。佈署方面:95 式主要由大日本帝國控制區內的訓練單位中所使用。少量的 95 式於1938年送往中國,投入當時對中國的作戰。

超重型鬼魅

假如 O-I 重型戰車計畫真的有成真的話,它絕對會是大日本帝國裝甲科技的極致產品。可惜的是,O-I 的一切如同鬼魅般的神秘。有關於這台重型戰車的史料不但少還相互矛盾。只有3件事可以確定:

1超重型戰車的研發計畫,始於1939年、大日本帝國軍於諾門罕戰役中吃了敗戰後展開。

2O-I 為大日本帝國陸軍所給與的名稱。Mitsubishi-Heavy IndustriesMHI,三菱重工)的部工作人員常常稱它為 Mi-To,為「MHI Tokyo Machinery Division(三菱重工東京區機械部門)」的縮寫,因為 O-I 的研發工作是由該單位進行。 由於研發工作受到戰事影響, O-I Mi-To 常常被混淆為兩個不同的計畫,直到近期兩者才被確認是同一個計畫。

3所有的大日本帝國超重型戰車計畫都採用多砲塔設計。

上圖:Mi-To重型戰車示意圖

開發的工作在軍營中進行,開發團隊被隔絕在一個有雙重閘門的密室裡頭。雙重閘門是為了避免有人誤開研究室的門,造成計畫曝光的風險。計畫所需的零組件由三菱製作,每個零件拆給不同部門秘密開發、部門間互不交流且都沒被告知設計物品之使用目的。唯有雙閘門內的祕密團隊有權理解全貌,好來解決繁雜的技術問題。

O-I 計畫的開發工作可說是經年累月,循序漸進。計畫的進行相當連貫:每一次的進化,就是存活性與武裝的躍進。當然,每一次的革新也代表 O-I 車身載重越來越重,從最輕的 100 多公噸,到最終型態的約 150 公噸重。

大日本帝國究竟為何會需要這種龐然大物?戰爭初期,日本本土並沒有面臨直接威脅,所以這些重型戰車的設計著重於防線突破。可是隨著戰局失利,1944年大日本帝國太平洋島鏈相續淪陷、1945年硫磺島失守,日本本土決戰態勢越趨明顯後,這些重型戰車的設計理念就逐漸轉變成灘頭防衛用的機動砲台。

一開始的主砲首選為 150公厘榴彈砲,但是在計畫的最終階段,100 至 150 公厘的艦砲反而成為主要的考量對象。這類火砲擁有足夠的火力與射程迎擊輕型登陸艦以及護航艦。同時,超重型戰車的裝甲足以抵擋爆炸與破片,只有被直接命中時才會被摧毀,而這正中大部分戰艦砲火的死穴:海上航行的船艦大多無法做太精密的射擊。

然而,大日本帝國的工程師在二戰結束前就停止了 O-I 計畫的研發工作。 O-的車身雖然已經完成,但是運行裝置卻是漏洞百出,實地測試也沒通過評比。如果該車有確實完成的話,據說還有不少的改良計畫在規劃中,不過詳細情況還壟罩在謎團裡。


延伸閱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