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
您正在以舊網站格式來檢視消息項。在一些瀏覽器版本中可能會有顯示上的問題。

關閉

戰車百年大事記 #5:從「小威利」到隱藏真身的「運水車」

歷史專題
其它語言: en th ja

Ernest Dunlop Swinton 在研發新戰鬥載具上有了突破性的成功進展,只不過距離戰車研發完成還有一大段路要走。在讀過 H.G. Wells 的著作後,Swinton 對發展原型車背後的概念也有所改變。

代號林肯一號機(Lincoln Machine No. 1)的原型車在試驗中,交出不俗的成績單。1915 9 月,林肯一號機的催生者 Ernest Dunlop Swinton 向軍方高層提出魔幻寫實風格的報告,宣稱打造的履帶載具能夠跨越寬 1.3m 1.4m 的壕溝,而且「轉彎起來就像尾巴上有跳蚤的小狗一樣」。

只不過,事實與 Ernest Dunlop Swinton 發表的說法有不小的落差;拖拉機底盤不足以承受量產型車種規格的日常操作應力,另一個問題是履帶鏈條經常在原型車行進時脫落。原型車亟需完成調教,否則就得找出其他可行之道。

初生再造

載具外殼的外觀與鐵盒子一模一樣。位於車頭的駕駛艙容納兩名駕駛,每一名駕駛各有不同的職責:坐在右側的駕駛負責用踏板操作引擎、操作拉桿換檔,以及用絞盤控制「尾」輪,坐在左側的駕駛負責獨立操作左右履帶,以及使用手煞車控制履帶轉速。

第一輛原型車最大的問題是必須在短時間內,交付高品質載具

車尾的引擎艙裝設 105 匹馬力的 Foster Daimler 汽油引擎。載具中央另外設有戰鬥艙,但林肯一號機未配備任何武裝。

原型車雖有研發旋轉砲塔,卻從未實際安裝。事實上,即使在配備旋轉砲塔的法製雷諾 FT 17 登場 2 年後,「原型戰車」構型依然毫無改變。FT 17 座艙的構型成為戰車的標準布局,並持續沿用至今。 

工程師與軍方之間對新戰鬥載具的武裝,展開激烈爭辯。Ernest Dunlop Swinton 希望讓戰車裝備 40mm 維克斯自動砲,但軍備局局長 Stanley von Donop 指出,這款自動砲大量交貨要等大約半年的時間。

決策來到重要關頭:「機槍驅逐艦」必須跨過數量門檻才能發揮效果,而這就需要量產才能實現。決策錯誤將白白浪費時間與資源,這對處於戰爭的國家來說是不可承受之重。其中一名工人語帶嚴肅開玩笑說:「如果戰爭在明天結束,我們就會像笨蛋一樣。」

不用說,戰爭當然沒那麼簡單就結束。

延誤的代價

正當工程師與軍方官員想破頭制定載具規格時,前線發動了一場浩大的作戰行動。英法聯軍準備在北法洛奧(Loos)地區附近發動攻勢。在其一次大戰的著作中,英國歷史學家 Basil Liddell Hart 挪出一章專門用來書寫這次的作戰,並將其稱為「無謂之戰」。

Douglas Haig 元帥在觀察作戰地域的條件後,做出悲觀的評估:「此地域主要是平坦開闊地,暴露在德軍壕溝和前線後方加固村落據點投射的機槍和步槍火力下,快速推進實屬不可能。」很不幸的是,法軍指揮部沒有把元帥的話聽進去。

後來的結果:「那一天是悲劇性的一天,找不到任何一絲獲勝的喜悅來弭平傷痛。」英國官方歷史如此評論這場戰役。根據統計資料指出,從 1915 9 25 日到 10 月中的洛奧戰役期間,約有 60,000 名士官兵傷亡。

如果英軍那時能有戰車,傷亡數字便可大幅減少。但這並不是工程師的錯,因為林肯一號機當時仍在進行各項調教;工程師面對的是最新銳科技,研發工作需要時間才能充分完成。

Британцы-пулемётчики в противогазах. Сражение у Лооса, сентябрь — октябрь 1915 года1915 11 月,陸上戰艦委員會(Landships Committee)創立者 Winston Churchill 來到前線擔任營長一職,並在此目睹士兵極度缺乏支援和武器威力低落的窘境。他試圖鼓舞軍官並告訴他們:「英國國內正在製造大約七十輛履帶載具,但要等到一切準備就緒之後才能動用。這些載具可以克服所有障礙物,穿越壕溝、胸牆或坑洞。每一輛載具上面搭載兩到三挺馬克沁機槍,並配備火焰噴射器。只有野戰砲彈直接命中才能阻止這種載具。」然而,歷史的道路拐了個彎,再過將近一年才讓他的宣言化為現實。

1915 11 月底,原型車在改良後準備就緒。改良版原型車代號取名為「小威利(Little Willie)」,這是因為其中一名工人覺得原型車與專案工程師 Walter Gordon Wilson 中尉十分神似。

小威利與之前的車款有所不同:車殼是由鍋爐鋼板鉚接而成,懸吊系統導滾子位置也上移至便於跨越崎嶇地形的位置。儘管小威利準備好接受試煉,但催生有史以來第一款戰車原型車的戰車之父們停下手上的進度。戰車之父們展開新的專案,採用截然不同的構型(無砲塔)及武裝配置方案;Ernest Dunlop Swinton 指出,這是受到《陸地裝甲戰艦(The Land Ironclads)》(H.G. Wells 著)一書的啟發。

新車雖然有了名字,但仍籠罩在迷霧薄紗的覆蓋之下。

命名的學問

陸上戰艦委員會主席 Eustace Tennyson d’Eyncourt 對出自 Ernest Dunlop Swinton 等人之手的明日之星,有著一股保密的執著感。組裝工作期間,即使英軍軍機也遭禁止不得飛越 Foster 工廠。但是,保密措施再怎麼滴水不漏,洩密的風險仍然居高不下。因此,必須為載具擬定新的代號,避免敵方情報單位發掘出戰車的真正用途。話說戰車是陸上的載具,首要規定卻是不可提及任何有關船艦的字詞。

Сборка корпуса «Маленького Вилли»1915 11 4 日,原型車代號命名為「運水車」,並持續使用至聖誕節前。1915 12 24 日,Ernest Dunlop Swinton 及英國國防委員會的 Daley Johns 中尉決定更改代號,「容器」、「貯水器」,甚至「貯水槽」都在考量之列。最後脫穎而出的是簡潔有力的「水槽(tank)」。對外宣稱的說法是工廠生產的水槽,要供給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殖民地使用,但在該地區的英國殖民地淪陷後,俄羅斯帝國成為這起偽裝合約的委託人。

車殼的確切外型同樣只有少數人知道。試車主要在夜間舉行。某一天,工程師認為該是時候測試載具裝甲,於是申請測試用的德軍砲彈。

1916 1 12 日,在舊林肯大教堂(Lincoln Cathedral)不遠處的場地舉行砲術演練。Walter Wilson 跟陸上戰艦委員會的 Thomas Hetherington 打賭,後者賭 50 英鎊;他能在第一發砲彈命中車殼。說來也許是誤判載具位置或單純是瞄準失準,這一砲幾乎引發災難。Thomas Hetherington 點火發射,砲彈卻沒有立刻射出。這並非啞彈,而是遲發彈。砲彈直直衝向教堂飛去。現場聚集當時最優異的工程師,其中一部分人立即趕往查看教堂是否受損,在兩個小時內用鏟子和探照燈徒手挖掘砲彈。

«Маленький Вилли» на испытаниях. Хорошо заметны поднятые вверх направляющие колёса ходовой части進一步的試驗發現裝甲具備絕佳防禦力。最終測試預定向買主展示載具的威力。起先預定在溫布利球場(Wembley Stadium)舉行展示,但地點稍後換到索茲斯柏立侯爵(Marquess of Salisbury)的公館。原型車由鐵路列車運抵。在 Ernest Dunlop Swinton 的指導下,立起一條載具阻柵線,試驗預定於 1916 2 2 日舉行。

大英帝國的軍方首腦和政府要人雲集公館,其中包括 David Lloyd George(軍需部長)、Arthur Balfour(外交部長)及 William Robertson(參謀總長)。Horatio Kitchener 爵士(陸軍大臣)本人雖然參與專案,但卻婉謝參加活動。

日落之際,菱形裝甲巨獸以引擎雷鳴聲向貴賓打招呼。這讓 David Lloyd George 留下深刻印象。他對此發表感言:「看見這具名為『皇家蜈蚣』的醜陋怪獸,讓我整個人全身充滿無比驚喜感。」

史上第一款量產戰車至此終於首次公開登台亮相。

 

作者:Yuriy Bahurin

資料來源:

Fedoseev S. L. Tanki Pervoy mirovoy. M., 2012.

Glanfield J. The Devil’s Chariots. Osprey, 2013.

Neillands R. The Great War Generals on the Western Front 1914-18. London, 1999.

Stern A. G. Tanks 1914-1918. The Log-Book of a Pioneer. London, 1919.

Swinton D. E. Eyewitness. Being Personal Reminiscences of Certain Phases of the Great War, Including the Genesis of the Tank. New York, 1933.


延伸閱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