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
您正在以舊網站格式來檢視消息項。在一些瀏覽器版本中可能會有顯示上的問題。

關閉

法國騎兵戰車 SOMUA S35

一般新聞
其它語言: en vi th ja

法國陸軍在一次大戰後開始機械化工作,當然也影響到騎兵這個當時最具機動力的兵種。在1930年代初期,騎兵也根據本身的戰術和技術特性開發裝甲戰鬥輛,也就是特別為機械化單位設計的戰車。這輛戰車的設計工作由 SOMUA 負責,這間公司是武器製造商 Shneider 的子公司。

 

主力騎兵戰車

1934年十月,雙方簽訂合約,內容是設計和製造一款 13 噸重的戰車,裝甲厚度要超過 40 mm,最高速度要超過每小時 30 公里。SOMUA 公司花了 7 個月時間來建造原型車。在四月,原型車完工,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完成,主要歸因於運用國外經驗,設計懸吊和傳動系統的工程師在稍早和捷克的 Skoda 公司合作,因此這部分的零組件基本上是從性能優異的輕型戰車 Lt.35 上借來的,而引擎和齒輪箱也是捷克產品的衍生品。

這輛戰車的速度和行駛距離完全滿足了騎兵的需求,但還是需要許多工作來把缺點降至最低。騎兵方面迫切需要新戰車,因此他們等不及收尾工作完成便下了第一筆訂單。這輛戰車在1939年進入部隊服役,正式編號訂為 Char 1935 S,但通常被稱為 SOMUA S35。

騎兵方面迫切需要新戰車,因此他們等不及收尾工作完成便下了第一筆訂單。

由於在匆忙之間進入部隊,因此 S35 的機械故障頻傳,各主要部件的保養也特別費時費力,因此在接下來的兩年內這輛車的設計做了不少改進。最後在絕大部分缺點都改善之後,騎兵才正式把 S35 投入服役,並開始大量採購這款戰車。

這輛戰車機動性良好,防護力佳(車身正面裝甲厚達 36 mm,砲塔裝甲 56 mm),並裝備性能優異的 47-mm 主砲,在當時的法國、甚至全世界都是公認一等一的戰車。這輛戰車比較明顯的缺點是砲塔僅能容納一人,因此車長一人必須身兼砲手和裝填手的工作。理論上,只要 S35 可以換上比較大的砲塔環,通訊員就可以協助車長裝填主砲,但在戰鬥中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

在1939年春季,法國人就已經提出 SOMUA S35 的現代化技術要求。這輛騎兵戰車的改良方案包括安裝一具馬力更大的引擎(馬力從 190 匹提升到 220 匹),底盤也有改善,但重點放在車身和砲塔,依照計畫,軋壓鋼板焊接將會取代鑄造及螺栓固定工法。新的戰車定名為 SOMUA S40,並計畫在1940年十月開始量展,不過歐洲爆發大戰,開發工作加快腳步。在1940年七月,工作團隊已經準備好開始新騎兵戰車的量產工作,但德軍的入侵行動在五月便已展開。

在情場和戰場上,一切都是公平的

1940年五月12日,在比利時爆發的 Hannut 戰役可說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第一場大規模戰車戰鬥,在這場戰鬥裡,S35 給德軍帶來不少麻煩。

 Hannut 以西的 Crehen 外圍地帶,一個由 S35 戰車組成的裝甲排擊毀了四輛德軍戰車,並殲滅一個反戰車砲連;另一個 S35 裝甲排也擊毀不少德軍車輛,當中包括在 Tin 的周邊地區擊毀德軍 Eberbach 上校的座車,雖然他幸運生還,但德軍攻勢就被擋了下來。到了晚上,德軍軍繼續進攻,但 S35 戰車反攻,迫使德軍撤退。 S35 戰車被 20-mm  及 37-mm 砲直接命中多達 20-40 發,但依然完好無缺。這雖是一場局部勝利,但戰線其他地段的困局使得法軍部隊退往第二線。

SOMUA S35 戰車在1940年的法國戰役期間服役,但持平來說它們可以在不利的大環境下獲得局部成功。

在法國投降後,一些 S35 戰車被收編為德國戰車,這些戰車進行了一些改裝,像是裝備了雙人砲塔,以及更佳的無線電,並且更名為 Pz.Kpfw. S35 739 (f)。這些改裝的 SOMUA S35 戰車在許多戰場上作戰,包括德蘇戰線,據說這些戰車在 Brest 要塞的爭奪戰中曾經登場。

當德軍在1941年六月22日發動對蘇聯的戰爭時,Brest 要塞是首當其衝的蘇聯軍據點之一,德軍的主力裝甲部隊繞過了要塞,留給了後面的步兵、砲兵及其他單位處理。為了盡快攻下這座要塞,德軍決定用 #28 號裝甲列車載來三輛 S35 戰車參與攻擊。這些戰車卸載之後即投入行動中,不過到了當天戰事結束時,這三輛戰車都在要塞北門附近被手榴彈和高射砲擊毀。

德軍俘虜的 S35 戰車也在芬蘭和挪威的極地環境戰鬥過。在1944年,一些 SOMUA S35 戰車重新在法國陸軍服役,參加解放法國的戰役。這就是二次大戰初期法國優秀戰車的故事。之後,曾參與 S35 戰車設計和改良工作的人員便成了恢復法國戰車工業的核心團隊。

 

歷史照片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