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勳章背後的故事」 – Yoshio Tamada

不管您喜不喜歡,在現實生活和《戰車世界》中,自走炮都是戰爭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如果您在一場戰鬥中用輕型戰車擊毀至少 2 輛敵方自走炮,並在戰鬥中存活,您將會獲得 Yoshio Tamada 勳章。

但是,我們對這枚勳章背後的故事究竟了解多少呢?讓我們一同來看看 Yoshio Tamada 的輝煌事跡。

Yoshio Tamada 於 1891 年 9 月 23 日出生於日本新潟縣 (Niigata Prefecture)。對於他早期的生活知之甚少,但是在 1913 年 22 歲那年,他在日本陸軍開始了他的軍事生涯。他於 1913 年以少尉的軍銜畢業於陸軍戰爭學院。

1935 年,他晉升為中校,儘管他並不認為自己特別適合戰車部隊。但於 1936 年,他被分配到陸軍戰爭學院擔任教官。隨著第二次中日戰爭的爆發,Tamada 便決定投身於戰爭中。

在 1939 年的諾門罕戰役或哈拉哈河戰役 (Battle of Khalkhin Gol),Tamada 很快就因其在戰鬥中所取得的成果而聞名。諾門罕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日本及蘇聯在遠東地區發生的一場戰役。

Tamada 當時是擔任第一裝甲師所屬的第四戰車連連長,負責指揮 35 輛 Type 95、8 輛 Type 89 和 3 輛 Type 94。

於 1939 年 7 月 2 日,第三連沿著哈拉哈河進攻,第四連與其併行保護其側翼。由於蘇軍於哈拉哈河建立數個炮兵陣地,猛烈的炮轟使日軍無法前進。於是 Tamada 突發奇想,決定夜間進行奇襲。他召集手下的中隊長,全員皆持反對意見。他們都認為這項作戰是無謀的,因為他們從未受過夜戰訓練,也沒有過類似的作戰經驗。但 Tamada 還是堅持執行這項作戰。

在他們出擊的前 30 分鐘,突然開始下起一陣雷雨,龐大的雨聲遮蓋了戰車的引擎聲,掩護他們安全地渡河。Tamada 所帶領的軍隊悄悄地接近蘇軍陣地,瞬間就摧毀了:

  • 4 門 122 毫米榴彈炮、107 毫米火炮、76.2 毫米野戰炮
  • 10 輛裝甲車輛
  • 2 輛裝甲履帶車輛
  • 7 門反戰車炮
  • 5 座迫擊砲
  • 20 輛敵方卡車

蘇軍雖然在遠東取得戰役的戰略勝利,但無意擴大戰果。雙方於 9 月 16 日簽署了有關諾門罕戰役的停戰協議,事件最後以日本退讓,承認現存邊界結束衝突。1940 年 6 月 9 日,蘇日兩方正式締結協議。

隨著戰爭的失利,戰車不再受到重視,因此 Tamada 擔憂其戰車部隊就此沒落,甚至考慮過自盡。後來,他轉任戰車兵的訓練直至 1944 年,才再次被派往前線。Tamada 於新幾內亞 (New Guinea) 擔任海上機動第二旅旅長。終戰時位階為中將,並於 1989 年過世。他的奇襲成為了戰車史上最為寶貴的夜間作戰紀錄。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