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这一天,四处洋溢着节日的甜蜜气氛 —— 这是一年中最令人期待的节日之一。
而 1939-1945 年期间,圣诞节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 每个人都期待着熟悉的节日季,每个人都期待着与家人和朋友团聚。
不少士兵被派遣到最偏远的地方。他们当中的很多人,从未远离过自己的爱人。
战争的残酷为节日蒙上了一层阴影。即便如此,每个人都竭尽所能,庆祝节日的到来。
二战时期的盟军们如何度过圣诞节?立刻来看看吧!

留在家中的男性越来越少,不少商店中原本由男性扮演的圣诞老人不得不换成女性来扮演。

歌曲《I’ll Be Home For Christmas》和《White Christmas》创作于 20 世纪 40 年代,并快速在饱受战争之苦的人群中流传开来。


为了打造出圣诞树被白雪覆盖的景象,人们把一盒肥皂粉和两杯水混合后再刷到树枝上。圣诞泡泡灯也是在 20 世纪 40 年代发明的,并且直到现在仍旧流行。

1941 年,75 美分就能买到 1.5 米高的圣诞树。不过,由于制作装饰品的铝、锡等材料短缺,很多人自己在家制作圣诞装饰品。杂志上刊登了不少可以使用包括纸张、绳子和天然物品(比如松果或坚果)在内的战时非稀缺物资制作的装饰品样式。

二战时期,由于缺乏砍伐树木的人力和运输工具,圣诞树供不应求。人们争相购买人造树。

自 1939 年起,BBC 的圣诞节特别广播节目开始播放国王的演讲。这一活动也成为每年的惯例,延续至今。


由于对轮胎和汽油实行定量配给,很多家庭在节假日期间出行受限。于是人们把粮票存起来,好在节日当天享受一顿大餐。
与此同时,由于英国士兵远在欧洲,英国因为战争而无法团聚的家庭收到一个紧急请求,邀请美国同事们一起庆祝圣诞节。由于他们愿意同主人分享稀有的粮票,美国大兵们成为节日的宠儿。
战游网全体员工祝大家节日快乐!